【學習心得】觀摩第二屆南京市道德與法治學科高峰論壇有感
關注學科內容 探索教育價值 | ||
|
為深入推進立德樹人要求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變革,探尋思想政治理論課大中小一體化視域下學科育人目標與課程內容教育價值有效實現(xiàn)的路徑,交流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發(fā)展示范中心建設成果,南京市教學研究室于
會議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開始由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王謹業(yè)和金陵中學仙林分校陳庭兩位老師給大家展示兩堂精彩的示范課,課后周智寧主持召開嘉賓點評活動,與會專家謝樹平、顧潤生、許東紅、李寶玉分別對兩節(jié)示范課予以高水平點評。
第二部分為高峰論壇,論壇由南京市中學政治教研員王小葉主持,東外周飛虎校長首先致辭,之后中華中學上新河初中黨支部書記王存貴談了“學科發(fā)展示范中心建設成果展示”,最后的高潮為首席專家韓震教授《做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好教師》專題講學。
本次學習中,我有以下幾點收獲和大家分享:
一、上好課是教師根本。教師有多方面優(yōu)勢,而一切優(yōu)勢的根基就在于上課,不能有效完成教學活動,不管如何都是不應該也是不負責。為此我們首先要有教師職業(yè)使命感,認識到我們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點上半點馬虎不得;其次備課要充分,做到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再次上課要充滿自信,教學形式多樣、內容生動有趣。
二、認識到何為一堂好的道德與法治課。一節(jié)好課總體上自然流暢,課上如沐春風、課后回味無窮,聽課過程就是一種精神享受。具體來講首先教學過程邏輯線索要清晰,整個教學做到形可散但神不散,教學中知識和情感兩條一明一暗線索交相呼應;其次課本理論要能充分結合生活實踐,讓道德教學能落地與學生自身實際相結合,不然就會變成空洞的心靈雞湯,缺乏必要的力量;再次,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家國情懷,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國家意志,日常教學中課上課下都要有家國情懷滲透其中,在學生體驗感悟中內化為具體行為,當然這一過程中也不能忽視知識和能力教學;最后強化心理學科與道德教學的融合,很多心理學理論和現(xiàn)有課本教學緊密聯(lián)系,要從底層層面打動學生,讓學生形成更多內在的積累沉淀,這樣教學更有效果,從而產生相應教學價值和意義。
三、新時代德育教學更加重要。在當前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國內外情況復雜多變,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任務重大;而在培養(yǎng)什么人、怎么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上德育教育工作者發(fā)揮重要作用,為此我們要發(fā)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真正成為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好老師!
下一篇:化學組開展公開課教學研討活動